第七十四篇:背信弃义

丕豹哭着对秦穆公说:“那个夷吾暴虐,残杀了我的父亲和朝廷那么多的大夫,众大夫对晋国忠心耿耿,落得了这么个下场。主上要为我们报仇啊。”

秦穆公听了,心头也是很气愤,这个夷吾,乱搞一气。

丕豹给秦穆公献策说:“现在的晋国,背弃了秦国的大恩,结下了国家的怨恨。大臣们都不敢说话,老百姓内心都不服气。君上如果大军讨伐晋国,那么晋国内政一定会溃败。”

秦穆公听了,拿不定主意,就问大臣们。蹇叔说:“现在只是靠丕豹说的这些话去讨伐晋国,实际上是帮助臣下去讨伐君上,在道义上是不对的。”

百里奚接着说:“如果老百姓不支持他,一定会有变化。君上可以等待晋国发生变化了再对付晋国也不迟。”

秦穆公叹了口气说:“寡人刚开始还不相信这个夷吾荒唐。哪里知道他一口气杀了九个大臣,在朝廷上大家的归附之心看来不多了。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机会,可以再等等。”

接下来他就好好地安慰了丕豹一顿,任命他在秦国当了大夫。

时间就这么慢慢地过去了。这一年晋国惠公即位后,接年五年收成不好,这一年更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灾荒年,国库里面的粮食也空虚了,民间老百姓更没有吃的。晋惠公就想向诸侯国请求帮助,支援一点粮食。

秦国离晋国比较近,但是以前对秦国的承诺没有兑现,晋惠公也不好开口。郤芮对晋惠公说:“我们并不是负约秦国,只是说晚点儿再兑现罢了。如果向秦国请求救助,秦国不给我们,那么秦国就是先负我们,我们不履行以前的约定就有理由了。”

也不知道晋惠公怎么想的,他挺同意郤芮的这个说法。就派大夫庆郑带着礼物到秦国寻求帮助。

秦穆公收到求助,就召集大臣们商量。蹇叔和百里奚都认为,天下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受灾,现在晋国遭受了灾害,作为邻居我们给予帮助肯定是应该的啊。我们对他们进行支援,上天都会降福分给秦国的。

秦穆公想起以前给晋国的帮助,说:“我们秦国给予晋国太多了。再帮有没有必要啊。”

公孙枝说:“帮助别人很多,对于秦国来说有什么损失呢?如果他们不报恩,失礼的是他们。他们的老百姓知道了我们对于他们国家的好处,老百姓就更讨厌他们的君上,肯定就不会和我们作对了。我认为,君上是有帮助晋国的必要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