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篇:宋楚交锋

宋襄公那边正和郑国两军对峙着呢,听说楚国出兵攻打自己老家,没有办法,只好撤军回去,宋军和楚军就在泓水南边摆下了战场。

公孙固向宋襄公禀告说:“楚军到这里的目的,主要是为了救郑国。我们向他们表明不再和郑国交兵,然后对楚国表达善意,那么楚国一定就会撤军,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交战了。”

宋襄公说:“当年齐桓公兴兵伐楚,那是多大的壮举啊,寡人效法的就是齐桓公。今天楚国都跑到我们的面前了,我们却不敢交战,怎么谈得上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啊。”

公孙固说:“臣听说一个时代的兴衰过去了,就不容易再兴旺,就象天下放弃了商朝,现在谁还想去复兴他啊。况且说点实际的,我们的铠甲装备没有楚国坚实,兵器没有楚国锋利,士兵没有楚军壮实,宋国人害怕楚国人就象害怕老虎一样。我们凭什么打败楚国啊。”

宋襄公说:“楚国虽然兵强马壮,但是没有仁义。寡人虽然兵马不足,但是仁义在寡人这边啊。当年周武王仅靠将士三千,就灭掉了殷商,靠的就是仁义。我们是有道义的,一定会打败没有道义的楚国。”

宋襄公是下了决定要开战了,他的书呆子气发了,还命人做了一面旗帜,上面大写“仁义”两字。公孙固看了,心里面暗暗叫苦,话也说不出来。他私下对乐仆伊说:“主上自个儿要打仗,还满嘴的仁义。哪里有这样说法的啊。上天摄取了君上的睿智,这是很危险的。我们要做好准备,不要让国家沦丧了。”公孙固话是这样说,但是他呢还是个忠臣,主上说了要打仗,做臣下的把意见提了,不采纳也没有关系,对于主上的决定贯彻好就行了。他呢就每天小心翼翼地服侍好宋襄公,对于战争严阵以待,做好准备。

再说楚将成得臣屯兵在泓水北面,楚军开始渡河了,公孙固建议趁机出击,宋襄公不许。接着楚军开始布阵,公孙固又建议趁机攻击,宋襄公还是不许。机会就这样错过了。

等楚军全部集结完整。就看见成得臣穿着铠甲,腰挂雕弓,帽插红缨,手拿长鞭,指挥士兵东西布阵,器宇轩昂,旁若无人。大军阵势摆好,人强马壮,漫山遍野。宋军看见了,气势上就输了,脸上都开始出现畏惧的面色了。

小主,

宋襄公命令军中敲鼓,楚军中也开始敲鼓。宋襄公亲自挺了一支长戈,带着公子荡、向訾守两员大将催车就向楚阵冲来。

成得臣挺聪明的,就打开阵仗,把宋襄公这拨人马放了进来,公孙固急忙赶上去护驾。宋襄公杀得性起,一不留神都冲到楚军里面去了。半路,就看见一员楚将挡住阵门,大吼着:“有本事来决斗,有本事的来决斗。”说话的正是斗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