邻国得知国内叛乱的失败,如同被狠狠掴了一巴掌,颜面尽失。
恼羞成怒之下,他们撕毁了之前签订的和平协议,悍然集结大军压境。
同时,铺天盖地的谣言如同蝗虫般席卷而来,将柏宇轩描绘成一个阴险狡诈、挑起战争的恶人。
国际舆论的压力如山般压在柏宇轩肩头,几乎要将他压垮。
然而,柏宇轩并非坐以待毙之人。
他深谙现代外交策略,深知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的道理。
他迅速联系了与这个侵略成性邻国有共同利益纠葛的几个国家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最终成功地将他们拉拢到自己这边,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,对侵略邻国进行谴责,使其在国际社会中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在外交斡旋的同时,柏宇轩也并未放松军事上的准备。
他亲临边境,指挥大军严阵以待,构筑起一道钢铁长城。
他深知,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做为外交的坚实后盾。
他站在高高的了望台上,望着远方连绵不绝的敌军营帐,眼中闪烁着寒芒。
他知道,这场战争不可避免,但他有信心,有能力,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。
敌军统帅看着对面森严的防御工事,以及士兵眼中熊熊燃烧的战意,心中不禁有些胆怯。
他原本以为可以凭借兵力优势迅速攻破边境,却没想到柏宇轩早有准备。
他犹豫了,不敢贸然进攻。
就在这时,一个士兵匆匆来报:“将军,国内传来消息……” 士兵凑到将军耳边,低声说了几句。
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,咬牙切齿道:“柏宇轩,你好狠!”
士兵带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——邻国暗中策反了国内一部分官员,准备里应外合,一举攻破边境。
这些官员散布谣言,蛊惑人心,已经让一部分民众对柏宇轩产生了怀疑。
边境战事一触即发,腹背受敌的危险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,随时可能落下。
柏宇轩面色不变,眼中精光一闪而过。
他早已料到,单凭谣言难以动摇国之根本,背后必有黑手作祟。
他立刻下令,将那些暗中勾结敌国的官员名单公之于众,并派出精锐部队迅速控制了局势,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。
“传令下去,明日午时,校场阅兵!”柏宇轩的声音铿锵有力,响彻整个军营。
次日午时,艳阳高照。
校场上,旌旗猎猎,刀枪林立,士兵们身披铠甲,气势如虹。
柏宇轩身着戎装,站在高台上,目光如炬,扫视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。
不仅有士兵,还有闻讯赶来的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