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让知道生还无望,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,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,让他对赵襄子的衣物进行象征性的刺杀,以完成自己的愿望。
赵襄子同意了对方的请求,脱下长袍,派人递给了豫让。
豫让用手中利剑多次击穿对方的长袍,仰天大笑道:“人力有穷时,我这也算是为智伯报了仇,下了黄泉也能昂首去见他了。”
言罢,豫让自尽而亡。
后来豫让的事迹在三晋之地传开,赵地的仁人志士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,许多人开始争相效仿他。
赵国自此之后涌现出了许多慷慨悲歌之士,也渐渐成为秦国东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,三晋之首,中原脊梁确实让后人敬重。
…………
“先秦之时,这样的侠客确实不少。自嬴政一统华夏后,以法家立国,强调‘侠以武犯禁’,汉朝又承袭了大部分的秦制,这样的侠客在大汉的土地上才逐渐稀少起来。”张良似乎想起了昔日往事,不禁感叹道。
他当年年轻之时,为报灭国大仇,也曾经在博浪沙刺杀过秦始皇,有先秦侠客的风采!
“昔日的北境第一城竟然破败如斯,未来主公如果入主晋阳城,是否会重新整修这座经历历史考验的北方坚城?”陈到微微摇头,望向晋阳城的方向,话锋一转的问道。
东汉中后期,太原郡时而丢失,时而复得,几经易主,大汉对这里的统治已经相当薄弱,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整修这座千年名城。
“晋阳曾经是文帝为代王时,代国的都城。吕氏覆灭后,文帝继位,称晋阳是他的“龙潜”之地,并大肆整修了一番,应该是晋阳城最后一次大规模修葺。
万万没想到如今被白波军这样的贼寇占据,真是讽刺啊!”张良忧心忡忡的说道。
他们离开狼孟县一路顺着汾河南下,途经晋阳城时,这里已经是另外一位白波军首领韩暹的地盘。
前往晋阳的路上,与杨奉所在的县城形成鲜明的对比,连一个普通百姓都没有见到,真是应了那句“千里无人烟”的话。
这也难怪,韩暹麾下的白波军可是会劫掠百姓的。
晋阳附近的百姓,不是被韩暹的军队抓了壮丁,成为对方的一员,就是北上投靠了杨奉的军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