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来的陈郡的孙叔通发现,这里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都不禁感叹道:“当年晏子说,临淄城挥汗如雨,挥袖蔽日,只怕就是现在这种景象吧。”
这种景象让孙叔通对汉王是异常佩服,武能打的过暴秦,文能把陈郡治理的如此繁华,汉王治理才能还在始皇帝之上。
“就是不知道老师的府邸在什么地方?”看着热闹的街道孙叔通不禁犯难了起来。
孙叔通是孔鲋最得意的弟子,儒家弟子大部分遵守礼仪,不知变通,但孙叔通却有着能言会道的口才,和灵活的道德底线。
孔鲋就看中这点举荐他去了咸阳城,成为了始皇帝的博士,要是其他弟子去了咸阳城,只怕早被始皇帝砍了。
始皇帝颁布焚书令之后,孔鲋彻底对始皇帝失望了,甚至因为焚书令牵连太多自己的子弟,他对始皇帝也开始仇深似海。
这个时期的儒生可不讲什么愚忠,讲的是‘君视臣如手足,臣视君如腹心;君视臣如草芥,臣视君如寇雠’。
你始皇帝把我儒家弟子当仇寇杀了,那我孔鲋就把你始皇帝看成是寇雠。徐凡一造反,孔鲋就带着弟子来追随了,他还把自己的消息告诉了孙叔通,让他想办法逃,不要被牵连了。
孙叔通刚开始虽然得到了这个消息并没有打算逃,他认为始皇帝还活着的时候,起义造反是自寻死路。结果却没有想到徐凡的义军越打越多,地盘越来越大,秦军的实力也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强大,大秦的天下也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稳固,居然被义军轻易打的粉碎,整个天下居然又要呈现出战国那样的乱世。
一时间孙叔通都看不懂这个世道了,徐凡带着一群刑徒造反,居然可以打崩强盛的大秦天下,这是什么神话故事。
当徐凡在江陵城正式称汉王,九卿之一居然有自己的老师,孙叔通就知道这咸阳城是待不下去了,他快速逃出了关中,一路从武关进攻南郡,颍川郡来的陈郡想要投靠自己的老师。
孙叔通就这样不断问路,不断寻找一不小心就撞到一个衣衫褴褛士子,
“抱歉,抱歉,这里人实在是太多了!”
士子不在意道:“没事,你也是儒生,是来赶科举的吗?”
他老师就是儒生,他严格意义来说也算是儒生了,只是他连本《论语》都没有学完,都不好意思说出口,但他对孙叔通还是有好感的。
这个孙叔通还真不知道科举,这段时间他都在赶路。
“在下孙叔通,不知道兄台说的科举是何物?”
士子笑道:“在下鲁舒,砀郡人,听说汉王在陈郡开科举,只要是读书人都可以考,考上了就可以成为田吏,在均田立下功劳之后,就可以成为汉国的曹吏乃至县令高官,所以我就从砀郡来到陈郡了,却没有想到陈郡如此繁华,这才与兄台相撞。”
孙叔通吃惊道:“这是招贤令的扩大版,看样子汉国的人才缺口很大呀。”
招贤总要有一技之长,而且单人面试,没点本事的人根本不敢去。
鲁舒笑道:“汉国新立,自然缺是士子,自焚书令之后,我等读书人终于有一个出头之路了。”
说起来鲁舒也不好意思,他读了几年书,还没有深入学习,他老师就被秦吏砍了,吓的他父母赶紧把他书籍烧光了,但这样一来鲁舒也失去了前途,两年前他父母病逝,家里也落魄起来了,他从一个小地主的儿子,变成了一个猪倌,生活变得极其拮据,本以为他就会这样落魄的活着了。
几天前他从家乡听说陈郡科举的消息,虽然他已经快把读的书忘光了,但他也明白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。于是他就带着身上仅有的16钱,一路从砀郡跑到陈郡来,想要靠科举改变命运,要不是陈郡这一路都可以找到活来干,只怕他还没有进入考场就先饿死了。
求收藏,订阅举荐票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