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谨慎论敌情不明

“萧公,我来问你,今欲与窦建德决战,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”

萧裕怔了下。

李善道所问的这个问题,已经商讨过了。

他回答说道:“敢禀明公,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,当然是诱窦建德渡永济渠。”

李善道此问,其实还是作战地点的选择问题。在薛世雄提出的“不能攻城、须当将作战地点选在对本军有利的地方”这两个建议的基础上,李善道已经定策,暂将作战地点选在胡苏。那么,由此引出,当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,自就是把窦建德诱过永济渠,引到胡苏来。

“你觉得,窦建德会轻易地渡永济渠么?”

萧裕摇了摇头,说道:“我军才歼张青特部,窦建德现必把细,他恐怕不会轻易渡永济渠。”

“所以,我就要先给他一个佯攻渤海郡,以降低他的警惕。”

萧裕没听太明白,问道:“降低他的警惕?”

“如萧公所言,在窦建德引兵三四万,分向弓高、阜城,将胁我军侧翼和后路的当前此一形势下,我军若仍还攻渤海,确实有点假,料窦建德定然不会信之。但他既已不信,自以为看破了我的计谋,则他底下来,是不是他的警惕性就会不觉地有所降低,他就会有所放松?”

萧裕思忖了会儿,将自己代入窦建德,说道:“的确有这个可能。”

“如此,岂不就不利於我接下来的用计诱他呢?”

萧裕问道:“明公下边还有计策?”

就“怎么才能将窦建德诱过永济渠”此事,李善道和薛世雄、于志宁等已是讨论过多次,但一直没得出确切有把握可行的方案。李善道因此连着几天晚上睡不着觉,自己也反复思酌。

费尽心思的,总算昨天夜间,才琢磨出了一套“连环计”。

这套计,为保密起见,不好当众道出。

然对萧裕,李善道是很放心的,他不但忠诚,且嘴严,加上他现又是出於关心战局,私下询问,一片担心的心情可以理解,则却不妨可告诉与他,便将自己接下来的打算与他大略一说。

萧裕听罢,拊掌赞叹,说道:“原来如此!兵法云之,‘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’。明公此策,可谓深得其中三味!高明之策也。”

“公以为,我之此策,可以得用不能?”

萧裕笑道:“明公此策真真假假,连环施之,如水到之渠成,窦建德必入彀中!”再次想到了李善道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此言,又叹道,“明公‘假作真时真亦假’此语,原是落在此处!”

……

军报传到阜城县城中。

细细看罢军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