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宇核实到他们的一些真实写照:
特困山区中学校长莫振高,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,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三百名学生。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,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“莫爸爸”走上了“化缘”之路,利用休息时间,到全国各地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做演讲、做动员,化缘筹款,只为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,被誉为“化缘校长”,筹集了三千多万元善款,让一万八千贫困学子圆了大学之梦。
莫振高以毕生心血,铸就爱的丰碑,留驻莘莘学子心上,耸立苍天大地之间。
有报道称,莫振高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,没有豪气干云的话语。
赵宇认为,错!错得很离谱!
试问天下,他的座右铭“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”还不够豪气干云吗?敢问苍生,“让一万八千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”之伟业还不够惊天动地吗?
回答是极其否定的。
朱敏才、孙丽娜夫妇,退休后没有选择在京城过安逸的日子,而是奔赴偏远山区支教。古稀之年的他们表示,“只要我们还能动,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,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,能受到良好的教育”。
他们无视难以想象的生活困难,他们克服了极其严重的身体疾病。九年如一日,坚守岗位,不拿一份报酬,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,还为学校建电脑教室、修学生食堂,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。夫妇俩在京城治病期间,仍心系山区的孩子,为他们捐来了二十台电脑。还将阿里巴巴“天天正能量”奖给他们的十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。被央评为“最美乡村教师”。
夕阳最美,晚照情浓。他们晚年在小山村驻足,打开一扇窗,让贫困孩子发现新的世界。他们废寝忘食,乐以忘忧,有着比生命还重要的信念。
李灵,师范学院毕业后,看到乡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,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。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,她用家里二十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一所希望小学。
在学校,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。在她的辛勤操劳下,这个学校有了七个班,三百多名学生。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,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。七年来,李灵为了办学欠下八万元的外债。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,她趁着放暑假,向父亲要了二百元,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,到省城,沿街收购各种书籍。烈日下,她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,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,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“精神食粮”。
身旁是三百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背后是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,她赢得人民的尊敬。为了孩子四处奔走,眼角有了皱纹,双手不再细腻,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,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“最美乡村女校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