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阳王和他那个终日沉迷于美食、美女的哥哥不同,他身姿高挑挺拔,五官精致清秀,眼神中更是自然流露出一股令人敬畏的震慑力。
他自幼便聪慧过人,对于四书五经倒背如流,而且还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。此外,他对于兵法韬略也有着深入的研究。
原本,燕国的老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顺阳王,但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。原因很简单,他的哥哥早已被立为太子,如果自己接受皇位,难免会被人指责抢夺兄长的地位。他宁愿屈居人下听从命令,只要燕国能够繁荣昌盛,他便别无所求。
事实上,燕国的大部分政策法规都是由顺阳王一手推动制定的,而燕国皇帝只是象征性地挑选了其中一个名字而已。燕国皇帝并不担心弟弟会夺走他的皇位,因为他清楚地知道,这个皇位本就应该属于弟弟,而自己不过是承蒙弟弟相让才得以坐上这个位置。何时弟弟想要取回皇位,那也是理所当然之事。因此,兄弟二人相处得十分和睦融洽。
此次,顺阳王实在不忍心看到麾下无辜的将士们白白送死,于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皇上的命令,亲自奔赴前线。到达军营后,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整顿军纪。
在顺阳王的铁腕治理下,任何违反军纪之人都会受到严厉惩罚,就连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的常运,此刻也不敢在他面前喘一口大气。
顺阳王深知上次战败的原因,主要在于自己的军队太过浮躁,而打仗最忌讳的正是如此。正所谓骄兵必败,只有做到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百胜。
为此,他特意派遣探子前去打探敌方的军情。很快,探子带回了一个重要的消息:敌军正在附近的村庄里征粮,并以高价收购粮食。
常运听到这个消息后,立刻咧开了嘴,得意洋洋地说道:“哈哈!看来对方已经没有粮草了,我们只需再等待几日,待他们弹尽粮绝之时再出兵攻打,届时敌军必定会一败涂地!”
顺阳王双眉紧蹙,眼神中透着疑虑。他深知宁国对粮草的重视,将其视为重中之重。粮草的消失对宁国而言,绝非寻常之事。然而,将军常运却不以为然,似乎对这一情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顺阳王陷入沉思,目光犀利地分析着眼前的局势。他暗自思量,这其中必定隐藏着某种阴谋或诈术。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是军队的生命线,没了粮草,军心必将动摇,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。
而将军常运却表现出轻松的态度,这让顺阳王心生焦虑。他明白,常运或许是出于对自己判断的自信,或是对敌人的低估,但这种轻敌的态度可能会给整个战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
顺阳王决定亲自深入调查此事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他要揭开背后的真相,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士兵们的生命。他坚信,只有通过谨慎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,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。
常运与顺阳王相对而坐,面色凝重。常运分析道:“上官鼎和贺朝阳此二人不远千里至此,其粮草供应必然难以持续。寻常之法,无非在附近征集粮草,但这实难奏效。”顺阳王微微点头,眉头紧锁。
“且此地民生艰难,粮草本就有限。若强行征粮,必使百姓苦不堪言。”常运继续说道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
顺阳王沉默片刻,缓缓道:“可有他法?”
常运稍作思索,献计道:“或可派人暗中探查敌营粮草情况,再谋良策。”
顺阳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,道:“此计甚妙。速派可信之人前往,务必探得实情。”
常运领命而去,一场粮草之战,似乎已在暗中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