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讲到本经的事修,那么佛陀在讲完理观之后,为什么要讲事修法门呢?主要是针对我们末法众生;我们末法众生遇到了两个障碍:第一个、魔强法弱的障碍──就是整个外在环境的诱惑、干扰势力太大了,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破戒的行为。第二个、邪师说法如恒河沙──我们可能在学习佛法当中产生破见,这个更可怕了。所以佛陀针对末法时代,在回光返照、正念真如的理观当中,又开出了两个事修法门来形成一个道场。这个道场的建立,有两个目的:第一个是远离内外的魔事。第二个是保护菩提善根,来保护末法的修行者;第一个就是持戒,第二个诵咒。第一条戒就是淫戒,主要的目标就是达到『其心不淫』,是这样的一个目标,它是整个持戒的标准。
菩提之本
【是故阿难!若不断淫修禅定者,如蒸砂石,欲其成饭,经百千劫,祇名热砂。何以故?此非饭本,砂石成故。汝以淫身求佛妙果,纵得妙悟,皆是淫根,根本成淫,轮转三涂,必不能出,如来涅盘何路修证?必使淫机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于佛菩提斯可希冀。】
判决邪正
【如我此说,名为佛说;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。】
什么是菩提的根本呢?
就是以其心不淫才是一个菩提的根本。是故阿难,假设一个人他内心当中,他根本不想去调伏淫心;也就是说:他是把淫欲的心当功德想,放纵淫心,但是他可也修禅定,甚至于广修福德,那么他也是认为他是成就无上道了。事实上,他是怎么回事呢?如蒸砂石,欲其成饭,其实他是拿这个砂石,想要成就饭;那么用火去烤,这个火就是他的加行,他每天也是拜很多的佛,甚至是持很多咒语,经百千劫只名热砂,它根本是砂嘛。为什么呢?因为此非饭本,砂石成故;他没有找到一个成佛的因地!成佛是以菩提的清净心…以菩提心为根本,他没有安住菩提心,所以这个就是没有找到根本。那么这是譬喻什么?这以下合法:
我们以贪爱淫欲的色身,来追求佛陀的妙果,纵然在佛法当中,有少许的多闻的妙悟,乃至于有很多、很多的少分的禅定,或者少分的神通,其实皆是淫根。因为你根本上是以淫心为根本,所以最后的结果是轮转三涂,必不能出。
这轮转三涂我们解释一下:
一个人,他以淫欲的心,如果他没有犯根本,他也修福、修慧,那么他本身不是马上堕三恶道,他先入魔道,享受魔道的福报,但是因为在魔道当中,他会产生邪知邪见,散发错误的讯息障碍修行人,最后魔道享尽以后,再堕入三恶道去,是这样子。所以他福报还在的时候,他暂时不堕落,所以你看很多邪知邪见,他也没堕落,因为他福报还在!
如来涅盘何路修证?这个佛果菩提是怎么能够修证得成功呢?你根本没有找到它的因地,你没有找到这个米,你不可能煮成饭的。那应该怎么办呢?
必使淫机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于佛菩提斯可希冀。这个是根本。
这里,蕅益大师把断性亦无当作──理观;这个身心俱断是叫做──事修。
我们对治淫欲心──
首先先修理观断性亦无,你一定要相信一个真理,就是你这个明了心,是本来没有淫欲心的;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,因为你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。那么本自清净怎么就有淫欲心呢?那是无量劫来的一种虚妄的熏习产生一个假相而已,它没有真实的。所以首先我们先了解断性亦无,先修理观,先正念真如,然后再从事修上来对治这个淫心的身心──远离身业的淫欲,再远离意业的淫欲。这个是对治止观。这样子对于无上菩提才有成就的希望。
这个断性亦无我们解释一下:
为什么不是直接事修?是先理观呢?
在宋朝有两个大居士:一个叫苏东坡、一个是秦少游,这两位大居士。有一天,这两个大居士出游的时候,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,身体很脏,穿着一个破旧衣服,身上长满了虱子。苏东坡就说:你看看这个虱子,肯定是从他污垢的身体长出来。秦少游说:不对,是从他的衣服长出来的。两个人就争执起来。说:不对!一个说身体,一个说衣服,争论不休啦。那好,我们来问佛印禅师好了!两个人就到佛印禅师的地方,问说这个虱子到底是从身体生起的?还是从衣服生起的呢?佛印禅师说:你们两个都对!虱子的头是从身体生起的,虱子的身体是从衣服生起的。(注:也可说是都不对。)
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,不过佛法经常会有这种观念,就是说A也没有,B也没有,这A跟B结合在一起就C把创造出来了。很奇怪!A也没有C,B也没有C,但是A加B碰撞在一起,就把C创造出来了。你看我的心没有烦恼,心哪有烦恼?有烦恼你拿出来看看!外境当然不可能有烦恼,外境是个色法!
心没有烦恼,境也没有烦恼,怎么心、境一碰撞,就把烦恼的假相创造出来?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。
所以这个虱子从什么地方来呢?当然佛印禅师的答案,就是从你内心中来!心念一动就虚妄生起。你看身体本来没有虱子吧,衣服也没有虱子吧,但是虱子要产生,第一个要污秽,第二个要温暖,一定要有衣服。那你的身体跟衣服接触的时候,如果那个温暖的感受出现的时候,虱子就这样──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就出来了,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。
首先:你要站在一个你本来就没有烦恼的角度,来对治烦恼,这个非常重要!
我们不能住在烦恼来对治烦恼,你不是它的对手,你要先脱离烦恼以后再来对治它。
所以对治止观──佛陀是先讲完二十五圆通的正行以后,再讲持戒诵咒的助行,这个次第诸位要清楚。
遇到事情──
先回光返照,不是先马上念佛、持咒。我们遇到烦恼,不是马上提佛号…不是哦,这个是错误的。你不是它的对手,你怎么是阿赖耶识的对手?你想想看:你遇到事情就起佛号,你佛号念多久?念几十年吧!你烦恼在你心中活动多久?它都无量劫来陪着你!你是它的对手啊?所以我们遇到烦恼,不是提佛号,先理观你从什么地方来?觅之了不可得,先跟烦恼脱离,先修断性亦无,然后再加以对治,这个次第不能错的。
你这样子,才能对无上菩提有成就的希望,因为你找到一个菩提的因地。以祖师的说法,至少你先找到路头。修行最怕就是──你根本找不到路头。这个高速公路在哪里?我根本找不到交流道。这就糟糕啦!你不知道怎么修行了。我修行比较懈怠,每天只有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的时间用功,但起码我知道正确的方法,那你就会进步!你要是现在还在市区打转,找不到高速公路,那你就完了!你根本就是找不到路头嘛。你上了高速公路,你的车子虽然开得很慢,但起码你是每天都在增上当中,每一天都往菩提道路上走。一个人的可怕就是盲修瞎练,修到最后进入魔道你也不知道,那你不是很冤枉吗?
开悟的《楞严》──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根本,什么是虚妄的根本,一定要把它拣别出来。
如我此说,名为佛说;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。佛陀这句话讲得很清楚、非常的肯定,就是如我前面所说的,这个是正知正见;假设相反说:淫欲是善知识、是帮助我们修行的;这个是邪知邪见魔王所宣说的。
我们常说《楞严经》是照妖镜,它把这个邪、正的根本,分得很清楚!这个在淫戒当中的一个根本思想,就达到『其心不淫』。『其心不淫』的意思不是说,我们现在开始都不起淫欲心,那没几个做得到,不是这个意思。它的意思是──你的心,必须安住菩萨种性,当你起淫欲心的时候,你对淫欲心是抗拒的,关键在这个地方!其心不淫,这个在菩萨戒,有一句话,是可以作一个批注的──
什么叫其心不淫呢?
菩萨戒说:若诸菩萨…无违犯者:为断彼故生起乐欲,发勤精进,摄彼对治,虽勤遮遏,而为猛利性惑所蔽,数起现行。
说:这个初心菩萨他受了菩萨戒,他也安住真如来对治烦恼,为断彼故他真的想要断除烦恼,但是他毕竟不是烦恼的对手,但是他已经怎么样?生起乐欲,他已经用种种方法来对治了,但是无奈烦恼粗重而数数现行,这个是无所违犯的。因为这个菩萨已经开始不顺从淫欲了,他有产生一种抗拒的力量。他的抗拒力量生起以后,表示我们看到他未来的希望。
佛法是重视未来的──
说:你现在表现不够好,但是你未来是不断在进步。为什么?因为你已经生起一种对治的乐欲。一个人最可怕就是起颠倒,他根本就不知道错在哪里!佛法的意思:你知道你错了,你就有希望。
你看:有很多人讥嫌佛弟子说,你一个佛弟子,你也是有过失啊!
佛弟子是明白道理的,一个有正见的人有过失,跟外道没有正见有过失,你觉得哪一个重,你们猜猜看?外道──没有正见的。对的。外道在造罪,他是依止邪知邪见,他是无惭无愧、全心全意的造罪。你受了菩萨戒,你偶尔犯罪,你可有惭愧心啊,惭愧心在造罪是踩剎车,那个车子撞上去之前,他踩了剎车,他那个惭愧心──西方有人不肯,他有一种抗拒的力量,这个人就有希望了。
所以有些人不学佛法,你不学佛法,你造罪是全心的造罪,不是说你不知道就没事。佛法说,明知故犯是比较轻。对啊,因为你抗拒不了烦恼,但是你知道错了。一个人最可怕是愚痴,因为你不知道你错了,这个时候你造罪是全心全意、无惭无愧,把你所有的心力放进去造罪,这个就变魔道了,因为根本成淫。你不知道你错了,这就很可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