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7章 陛下口谕!

“若是我汉家将帅,都有公子这般胆色~”

“那刘濞、刘戊之流,当也不过土鸡瓦狗尔?”

听着天子启这句句诛心、字字珠玑的讥讽之语,刘荣暗下,只长松了一口气。

——天子启,回来了。

那个在特定条件下,甚至能与始皇帝相媲美的概念神,回来了。

连带着这令刘荣无比熟悉的阴阳怪气,也跟着一起回来了……

“父皇,说笑了。”

“儿臣不过是年少无知,又关心则乱,才在天象这种讳谶之事上,乱说了几句胡话罢了。”

说着,刘荣便缓缓转过头,自然地擦去面上泪痕,望向终于将额头从地板上抬起,正小心翼翼擦拭着汗水的司马谈。

“想来太史令,也不会将我这个‘无知小儿’说的胡话,记录到父皇的起居录中吧?”

耳边传来刘荣那‘太史令’三个字,司马谈只下意识循声望去;

在看到刘荣那似笑非笑的面庞时,又及其古怪的用余光,看到天子启也朝着自己看来……

“自、自然……”

刹那间,才刚被擦干的额头,便再度冒起一层又一层冷汗;

司马谈却根本顾不上擦,只战战兢兢望向天子启,强笑道:“陛下今日召见的,是星官司马谈,而非史官司马谈……”

随着司马谈这耐人寻味的一句话,君臣父子二人的目光,只不约而同的再度对到了一起。

片刻之后,又同时摇头失笑……

“说吧。”

“到朕这宣室来,可是于平乱一事,有何大策要指教于朕?”

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——熟悉的阴阳怪气,熟悉的虚伪淡笑。

刘荣却是早已习以为常,只当没听出天子启话语中的嘲讽,煞有其事的点点头。

“老五想向父皇讨枚将军印,引兵出关平叛。”

不假思索的应答,只惹得天子启面色一正,身姿也恢复到平日里的姿态,瞬间便进入到工作状态当中。

而在御榻旁,太史令司马谈也终于松了口气,轻手轻脚的向天子启拱手告退,便在天子启的眼神示意下,如蒙大赦的朝殿门走去。

“老五要掌兵,公子不觉得不妥?”

闻言,刘荣却是坦然一摇头:“无甚不妥。”

“诸侯举兵,朝野震荡,天下人心惶惶。”

“此人心不安之际,有皇子领兵出征,一可提振军心士气,二可鼓舞朝野人心。”

“非要说有何不妥~”

“——也就是老五掌了兵,万一立下武勋,或会对儿生出些威胁?”

似是自问,又似是反问的一问道出口,刘荣便又自顾自摇头一笑。

“儿的气量,还不至于这般狭隘。”

“尤其此事,老五并没有直接请求父皇,而是借老四转告,更交由儿臣做主。”

“有这份恭敬长兄的心,若儿臣还惮之如惮虎,那才是落了下乘。”

···

“更何况眼下,正值宗庙、社稷生死存亡之际,我汉家自当上下一心,同仇敌忾。”

“莫说儿臣此番,并不忌惮老五掌兵平叛,立得武勋——便是忌惮,如此关头,也必须兄弟阋于墙,而外御其辱。”

“一切,都得等叛乱平定之后再说。”

“毕竟若是不能平乱……”

后面的话,不用刘荣说透,天子启也能听明白。

——如果不能平乱,那就是要断社稷,亡国家!

社稷都没了,还去争个屁的太子储君……

刘荣倒是没想到自己这番话,却莫名让天子启心中,浮现出梁王刘武那刚毅的面容。

“是啊……”

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辱……”

“一切,都等乱平之后再说……”

莫名有些唏嘘的发出一声感叹,天子启定定的看了刘荣片刻;

待刘荣生出疑虑,又冷不丁道:“倒是不曾注意过你小子,可是越来越像朕了?”

“——都有一个惹人头疼的母亲,也都有‘兄弟阋墙’的觉悟。”

“又都是长子不说,还偏都是庶出?”

却见刘荣闻言,只发出一阵无奈的笑容,似是敬谢不敏道:“父皇这番话,可让儿臣有些胆颤了。”

“——自有汉以来,被我汉家历代先皇说成‘类己’的,额……”

“太祖高皇帝,是赵隐王刘如意;”

“孝惠皇帝,是废少帝刘恭;”

“先帝,则是梁怀王刘揖……”

面不改色的说着,刘荣终狡黠一笑,语带玩味道:“父皇,还是别觉得儿臣‘类己’了。”

“儿臣可不想哪一日,步了这些个‘宗亲长辈’的后尘……”

一番半带认真,半带玩笑的话,非但没有引来天子启的怒火,反而惹得这位帝王一阵畅笑不止。

笑够了,舒坦了,郁结于胸膛内数日的闷气,也都随着这一阵畅笑而吐出;

又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恶趣味,又毫无征兆的问出一句:“我儿刘非,年不过十五,尚敢请缨求印,引兵出征。”

“公子作为皇长子,难道连弟弟都不如吗?”

本就是一句调侃,亦或是吓唬刘荣一下的说辞,却惹得刘荣一脸正色的抿起唇,认认真真思考了一会儿。

而后,才在天子启审视的目光下,满脸郑重的点下头。

“必要时,儿也可以奔赴前线。”

“——比起老五,儿臣这个皇长子,无疑更能提振前线的军心士气。”

“但儿臣一不熟于兵法,二不比老五勇武,便是去了关东,也只能单做提振军心之用。”

“所以,此事不用急于一时——待必要时,儿再轻装简行,赶往前线即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