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传令各城门守军立刻打开城门,想走的随时可以走,不想走的留下与本官一起围剿张献忠!”见众人犹豫,袁继咸开始下令。
左良玉麾下兵马组成结构十分复杂。
最多的是大明官军,剩下的人当中有张献忠的降兵,也有李自成的降兵。
还有河南、湖广一带的地主武装。他们依附在左良玉麾下,表面上看是官军,实则是私人武装。
这些人用好了还行,用不好会在背后给他一刀。
片刻之后,有人问道:“袁大人,之前我等奉左良玉的命令劫掠百姓和漕运船只,朝廷打算如何处理?”
“之前的事错在左良玉,现在他已经被本官处决,尔等过往之罪朝廷既往不咎。”
“但是...”袁继咸话锋一转,“我袁继咸是大明总督,手下的兵是官兵,绝不允许你们再次做出劫掠之事。”
“如果做不到,请离开这里,我袁继咸用不起!”
诸将互相看了看,有几个人快速站到袁继咸身边,并做出一副警戒的姿态。
他们的态度很明显:保护袁继咸,继续给朝廷效力。
有人带头后,其他人纷纷开始表态。
在场的高级将领中,有七成站在了袁继咸身边。剩下的三成将领表情凝重的站在原地,想走却不敢走。
袁继咸继续说道:“诸位,本官言出即行!在明天日出前,本官不会离开武昌府衙一步,也不会下达任何命令,想走的随时可以走。”
有了这句保证,剩下的三成将领转身就走。
他们不信任袁继咸!
左良玉的下场让他们害怕之余感到心寒。
“请袁大人下令,属下愿将这些投敌叛国之人尽数擒。”那些将领刚离开,有人站出来说道。
袁继咸缓缓摇头:“人各有志,不可强求,本官说到做到。”
“可是...朝堂上那些文官若是知道此事,袁大人恐怕自身难保啊...!”一个明军将领脸上写满了担忧。
他的担心不无道理。
在大明朝带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,朝堂上的文官不管领兵武将有什么困难,只要出兵慢了,打了败仗,或者说没能按照那帮文官的想法打仗,统统弹劾。
轻则戴罪立功,重则砍头治罪。
如果袁继咸私自放这些人走的事被朝堂上的人知道了,后果可想而知。
袁继咸满不在乎:“大不了一死,又有何惧?”
在众将佩服的眼神中,袁继咸将目光放到左良玉父子的尸体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