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边的防护林带,原本是抵御沙尘暴的第一道防线,但在那些日子里,也被迫成为了人们求生的资源。
树木被砍伐,植被被破坏,结果导致沙尘畅通无阻,沙尘暴一刮就是半个月,遮天蔽日,仿佛末日一般。呼吸之间,满嘴都是苦涩的灰烬,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。”
姜熙凤先前大学的时候学过农学,自然清楚北边干燥多沙的缘故,北边草原因为过度放牧开垦,导致土地沙粒盐碱化,每当起风的时候沙尘一路南下。
姜熙凤对于北方土地的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。她清楚地知道,北方之所以干燥多沙,并非没有原因。
历史上,北边的广袤草原,曾是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,牛羊成群,一片繁荣景象。然而,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,这片土地开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,不仅剥夺了草原应有的生命力,还加速了土地的沙粒化和盐碱化过程。
小主,
每当春季的风起之时,这些失去植被保护的沙粒,便如脱缰的野马,随着强劲的北风一路南下,形成了一场又一场肆虐的沙尘暴。
它们不仅遮蔽了天空,使日光难以穿透,更严重的是,沙尘暴携带的盐碱成分,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极大威胁,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生态危机和粮食短缺问题。
姜熙凤的学识让她深刻意识到,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和谐共生的。
过度的索取和破坏,最终只会反噬自身。
因此,她在日常生活中,以及在工作中,都极力倡导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,修复受损的土地,恢复生态平衡,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健康、绿色的地球。
而京城因为缺乏高山阻隔,再加上相应的绿植栽育不足,所以便导致来自草原的沙砾一路畅通无阻,肆无忌惮,再加上北方降雨颇少的缘故,所以跟南方赤日炎炎足蒸暑土气的热不同。
北方的热是那种蒸发掉空气中的一切水分,将万物都要晒得干脆的那种干热,不像南方,南方因为水网密集的缘故,所以绝大多数热都是相当于蒸笼上的热。
那是一种能够蒸发掉空气中每一滴水分的干热,仿佛大自然的烘炉,将大地上的万物都要晒得干脆利落。
这种热度,不同于湿润的触感,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直白,让人感受到太阳的无情与大地的炽热。
在这样的天气里,每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感受到火辣辣的灼烧,而空气中的每一份湿度都被剥夺,只剩下干燥与炙烤。
相比之下,南方的热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。
由于南方地区水网密布,河流湖泊星罗棋布,这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。因此,南方的热,更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,温度与湿度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闷热的气候特征。
这种热,虽然没有北方那种干燥到极致的感觉,但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,汗水在身上久久无法蒸发。
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热,各自描绘着南北气候的独特画卷,也塑造了两地人民迥异的生活习惯与文化特色。
北方人或许更偏爱清爽的冷饮,以对抗那干热的侵袭;
而南方人,则可能更倾向于寻找阴凉之地,或是享受水上活动,来缓解潮湿炎热带来的不适。
无论是北方的干热,还是南方的热,它们都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独特印记,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动写照。
至于说沪海因为靠近海洋的缘故,有海洋的气候调节热容比,所以环境较为适宜,赵姨妈一直久居南方沪海,自然一时间难以接受北方的干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