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钱大人,你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,咱们手里就这点精锐,用了可就没有了,再一个咱们得提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。”
中书侍郎郭亦镇慎重的劝道。
陆知心是赞同郭亦镇的观点的,盲目出战只会带来伤害,现在还没解决南平王这个大麻烦,就更不能随意出兵。
“郭侍郎讲的对,此时出兵对我们不利,我们须用文明一点的方式逼退他,内讧始终不能解决正面问题。”
陆知心这话的意思很简单,还是要去与他交涉,不动刀枪逼退他那才是真的好,只是这个任务比较的艰巨,钱伯华先前没办好,这次自然要中书侍郎郭亦镇代表一朝廷去。
中书侍郎郭亦镇已经很久没同林哲交过手,对于林哲都有点陌生,不过郭亦镇依稀记得林哲不好对付,为此郭亦镇特意和幕僚商榷了一下,然后才出城在北大营的护送下与林哲在一僻静处进行商谈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中书侍郎郭亦镇为保证自身安全限定双方见面商谈只准带随从两名,且两随从不准带兵器,如此这般规定之后才与林哲相见,且郭亦镇的这个态度很是嚣张,一上来就是质问的口气。
“林大人,本官前来只为一件事情,你为何率军南下,你置大宋边关于何地,如果契丹人和党项人这个时候又来攻,边关岂不危矣?”
郭亦镇太把自己当回事,还以为自己能主宰一切一样。
林哲冷冷看了郭亦镇一眼,发现这厮明显胖了,由此可见权贵们在东京汴梁城的生活不错,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甚是逍遥。
“郭侍郎,你蛮会危言耸听的,你天天在东京汴梁城歌舞升平,却要我等守在苦寒之地,这很不公平,此番北上御敌倒了那么多兵士,你没想过抚恤也就算了,怎么还诸多责怪,是我们欠你的吗?且林某是兵马大将军,林某无论做什么都轮不到你管,你也没资格管。”
林哲随手就呸了郭亦镇几句。
郭亦镇挨了呸很不高兴,可又在这方面压不过林哲,只得拿圣旨出来压林哲。
“林大人,本官是没资格管你,不过本官是奉朝廷之令来的,官家下了三道圣旨阻你率兵回京,你为何不听?”
郭亦镇照样是质问的口气。
林哲听不惯便以乱来顶郭亦镇。
“林某为何要认你们撺掇官家下的旨?你们如此害怕大军南下肯定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,林某不妨明白告诉你,林某此番率大军南下就是为了抓坏人,现在的东京汴梁城太乱,林某不能坐视东京汴梁城的乱。”
郭亦镇没被乱吓到,反而一脸正气说道:“你哪里看到我们撺掇了?你身为臣子三拒圣旨,你己经犯了死罪,这还不算,你来京城后还纵兵抢了漕运码头,你这是要造反吗?你若不收手,明日官家可能就要下旨罢免你,废你为庶民,到时候看你如何自处?”
郭亦镇以此来威胁林哲。
林哲很坦然,一点不想委屈自己便索性摆烂。
“这个正合林某的心意,你们只要敢下这个旨,林某必定强攻东京汴梁城,以东京汴梁城现有的防御,林某估计东京汴梁城最多支撑数日,也就是讲你们最多还有数日可活,你可以不信林某讲的,你大可以试一下,试一下的成本不高,只是你们这群人的性命而已,你们即便试错也没多大关系,二十年后你们又可以出来当官。”
林哲讲的轻松,却让听着的郭亦镇有点懵,郭亦镇没想到林哲已经做了这样的打算。
郭亦镇可不敢这样试,且陆知心令他来是谈判的,给的条件很宽松,只要林哲答应退兵回边关,无论开多离谱的条件都要答应,郭亦镇可不敢把事搞砸。
“林大人,刚才下官说的只是气话,千万不能当真,边关的兄弟们是辛苦了,朝廷其实早想抚恤边关的兄弟们,己经责令韩大人筹粮筹款了,不日将发放这笔钱粮。”
中书侍郎郭亦镇这会不但把本官改成了下官,还转头就给林哲画了一张大饼,一张热乎乎的饼。
这大饼林哲可不敢信,也不会要,郭亦镇之所以变口气,主要还是想林哲撤兵,林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撤兵。
“郭侍郎,林某就不劳烦韩大人筹款了,韩大人年事已高,本该在家颐养天年,却还在这瞎忙火,太不那个了,郭侍郎你为国为民当劝韩大人告老还乡。”
郭亦镇把韩秉扯出来画饼,林哲直接建议韩秉告老还乡,郭亦镇怕林哲不高兴,只得把态度再降一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