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这些抚恤之恩也是第一次听到,也是第一次了解。
这也算是更加深刻的了解秦军抚恤了。
“秦之军功制。”
“对于这时代的天下诸国而言就是无解的难题。”
“他们也想如此,但对于他们国内的贵族而言就如同割肉,根本不可能施行。”
“军功制推动了秦国成为了最强,再有奋六世之烈方得国力一统,但成也军功制,败也军功制。”
“随着诸国灭,秦一统神州,军功制也就成了最大的一个摆设了,一个军武之国就此破碎,秦始皇活着,仍可统御百万秦军镇神州,可秦始皇一死,便镇不住了。”
“内忧,太大了。”
但此刻。
知道历史的赵封也看透了未来秦必然发生的事,军功制的弊端。
怎么说呢?
从目前来看是无解的。
现在军功制是推动大秦统一神州的,是真正的利,并非弊。
一切在于未来。
“上将军,领诏吧。”蒙毅转过身,看向王翦道。
王翦也是无比郑重,躬身一拜,双手将王诏接了过来:“臣王翦,代蓝田大营锐士接王诏。”
“大王有诏。”
“诏临之日,上将军领兵归营,归于咸阳。”蒙毅又正色说道。
“臣领诏。”王翦立刻点头。
“此番下官带了三封王诏,一份便是上将军手中这份,一份则是主战营李腾将军,还有一份则是属于大王钦定,此次灭韩最大功臣。”
“不知,赵封都尉可在军营?”蒙毅环视了一圈后,大声道。
“都尉赵封,速速登台。”
王贲立刻喊道。
“都尉,到你了。”
章邯,魏全几人都充满期待的看着。
此刻在外,他们自然还是称都尉,并非主上。
在这等万众瞩目之下,赵封也是稍稍有些忐忑,不过更大的还是期待。
秦王的封赏诏谕对于赵封而言不仅仅是权位的增长,更是宝箱。
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。
赵封缓步向着点将台上走去,脚步沉稳,并无慌乱。
而整个校场上也有无数人都对赵封充满了好奇。
蓝田大营内,赵封斩韩上将军,破韩都,擒韩王的威名已经远播,声望可谓是不小。
“竟然真的如传言,这赵封都尉竟然如此年轻。”
“是啊。”
“如此年轻,竟立下这般大的奇功。”
“此番封赏,这赵都尉应该要成为我蓝田最年轻的将军了。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