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年,还有海外国家遣使来献方物。
可这群外来人说的鸟语压根听不懂,服饰样子也与他们大周人完全不同。
庆元帝不是很喜欢这些人,只接受了一次他们的朝贡,后面全都拒绝了。
当时他并不知道,还能与这些海外的国家做生意。
这篇策论上说,那些海外的国家物资贫乏,就算他们大周低等的茶叶,他们也无法自行产出。
物以稀为贵。
因此这些在他们大周烂大街的东西,完全可以拿去高价卖给异邦人,把他们的真金白银换回来。
等后面民间组织和商人们加入,便成立市舶司,开始征收海税。
朝廷既吃又吃。
如此一来,朝廷国库增加,岂不指日可待?
所以庆元帝一看到这策论,当即便龙躯一震,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。
让王阁老念出来,给赵成书和两位阁老一同听听,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。
王阁老见皇帝这么亢奋,便打开这份策论。
刚打开,他便会心一笑。
殿试的答卷是不经过学官们誊抄的。
因此展示在众人面前的,就是考生原本的字迹。
而字迹手上这份答卷的字迹,毫无疑问便是王阁老方才眉目突然舒展开来取中的那份了。
卷面整洁,字迹端正又颇有风骨,通篇无一错别字,无任何涂抹,只有他主笔留下的一些小红圈。
看起来便令人赏心悦目。
皇帝和大家都还在等着他读策论,王阁老清了清嗓子,开始读起来。
开头便是一连串的赞美歌颂的话语。
这一部分,考生丝毫不吝啬用词。
句句赞到实处,拍马屁拍得不止响,还情真意切。
在下面听着的三人,都觉得这考生实在是个人才。
庆元帝刚刚才扫了一遍卷子,这会又微微眯着眼,似乎沉浸在这考生对他和朝廷的歌颂中。
一半都是拍马屁的话,而且句句不重复。
等拍完马屁后,才开始渐渐正题。
建议朝廷开展海上贸易,发展海上经济。
同时,还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,能让朝廷直接拿来就用。
写着写着,居然还给出了实际的数据。
举例子告诉朝廷,这些贸易能赚多少银子。